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和文旅融合,他强调“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”“要敬畏历史、敬畏文化、敬畏生态云顶集团官网,,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”“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,要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”“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、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”。我们要以习文化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,坚持守正创新、提质增效、融合发展,不断激发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,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,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。
文化是旅游的灵魂,旅游是文化的载体。做好文旅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,必须打破文化与旅游之间的藩篱,积极构建文物保护、文化传承、文艺展演、文产经营与旅游发展之间的融合渠道、融合平台和融合场景,让文化与旅游无缝衔接,融为一体,真正做到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。
近年来,多地文旅行业呈现繁荣景象,历史底蕴深厚的陕西、河南等地游客爆满,“冰城”哈尔滨火遍大江南北,从“村BA”到“村超”让贵州给我们带来了惊喜,显示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。近日,晋中市政协围绕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,组织调研组赴河南、陕西考察学习,从中获得几点启示。
让文物会说话。文物是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,要坚持“保护第一、加强管理、挖掘价值、有效利用、让文物活起来”的新时代文物方针,强化文物保护,深化文物解读,讲好文物故事,让文物活起来,让文物会说话。西安兵马俑博物馆和开封州桥汴河遗址,坚持文物挖掘考据和文旅同步开发,边发掘、边保护、边修复、边建设、边展示,实现了文物挖掘保护展示利用的效益最大化,成为让文物“活起来”“会说话”成功实践的有力印证。山西作为文物大省,云冈石窟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,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,关公文化是连接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,晋商文化体现的是诚信仁义和家国情怀。要让三晋大地这些丰富的文物资源活起来,产生更加巨大的文化价值、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。
让文化大众化。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。定俗成文、成文化俗、以文化人,文化来自于大众,根植于大众。当下“文旅热”已成为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。西安、开封等历史文化名城推动文化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,在提升游客的参与度、体验感、沉浸式上下足功夫,品小吃、听腔剧、赏非遗的“美食+文化”模式,让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中体味文化、感知历史,在强烈的体验感和收获感中领略文化魅力和生活惬意。晋商文化蕴藏着诚信文化、建筑文化、票号文化、饮食文化、戏曲文化、武术文化、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,木雕、砖雕、石雕“三雕”艺术,题材繁多,内容丰富,人物故事、神仙道化、珍禽瑞兽、符图器皿等云顶集团官网,,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和美好祝愿。通过对文化价值的融入、塑造、传播,当地百姓耳濡目染、代代相传,形成烙印于心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文化印记,成为最为宝贵的城市灵魂。要挖掘好晋商文化这座富矿,突出本土文化特色,打造更多满足大众需求、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文旅,提升山西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让文艺云顶集团官网,多样化。文化演艺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最佳结合点。各地打造的“印象”系列、“千古情”系列、“又见”系列等标志性演艺品牌,极大丰富了游客的深度体验,让文化变得更加亲近和可触摸。西安打造“演艺之都”再现盛唐繁华;开封全力塑造“一城宋韵云顶集团官网,,东京梦华”。就晋中而言,《又见平遥》沉浸式演出与平遥古城旅游相互融合,相互云顶集团官网,促进,已经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范本。各个景点积极探索与晋剧、八音会、形意拳、剪纸、舞龙、高跷、石头饼、糖画、拓印等非遗和民俗传统展演相结合。要通过演绎民间故事、民情风俗、非遗技艺、戏曲表演、武术表演、节庆社火等方式,打造沉浸式、互动式、体验式的“文化故事再现”演艺项目,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、适合传播、易于接受的文艺作品,把历史经典再现于当代舞台,让游客产生情感共鸣。
让文旅生活化。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。文旅的主体是游客,灵魂在文化,关键是融入生活。西安和开封各景区都与周边服务设施衔接互动,形成了“白天+晚上”“室内+室外”“旅游+消费”的生活化文旅业态,满足了游客“24小时”多层次消费。山西的文旅业态仍处在传统的观光型业态,要强化“吃住行游购娱”要素供给,打造有支撑可持续的产业链条,培育高品质文化旅游新业态,扩展多层次的宣推,不断增加景区的生活化、趣味化气息,用人间烟火气“吸粉”“宠客”。积极建设富有特色的文化主题街坊,培育一批“网红打卡地”“网红小吃”“网红人物”,让“传统文化”与“年轻潮流”“老字号”与“新网红”交相辉映、互动融合。打造非遗市集,将非遗转化成特色生活用品、旅游纪念品、私人订制品,实现传统与时尚融汇、审美与实用结合。
让文旅融合化。文旅产业是含金量十足的幸福产业、民生产业,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。要从更大格局、更宽视野、更深层次谋划推动文旅产业升级发展,形成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“大保护”、现代文旅消费“大服务”、历史文脉传承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“大融合”的格局。高起点谋划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,坚持“近、中、远期”相结合,推进“多规合一”。加大对文化、文物的深度解读和研究阐释,培养专业人才,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。以政府控股文旅集团为主体,面向社会资本设立新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,通过市场化融资,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产业引导。加快产权制度改革,盘活资源资产运作模式,积极引入战略投资方。积极推动“文旅+非遗”“文旅+科技”“文旅+乡村”“文旅+教育”“文旅+演艺”“文旅+美食”等模式发展,着力拓展新的文旅消费场景,找寻文旅市场转型发展新“密码”,不断提升文化影响力、旅游吸引力、文化旅游供给力、文旅产业竞争力。
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,要贯彻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,加强顶层设计,整合优势资源,突出创新创意,找准最佳切入点,推进业态融合、产品融合、市场融合、服务融合,推动文化和旅游相互支撑、优势互补、协同共进,拓展新的发展空间、形成新的发展优势,努力开创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、旅游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新局面,让人们在享受高品质文化、旅游产品和服务过程中,实现精神文化需求极大满足、美好生活指数全面提升。(晋中市政协党组书记、主席 任秀红)